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海西站长网 (https://www.0979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中国电竞15年:选手王者荣耀,投资人“荒野求生”

发布时间:2018-12-01 01:37:53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寻找中国创客(xjb
导读:原标题:中国电竞15年:选手王者荣耀,投资人“荒野求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寻找中国创客(xjbmaker),作者:闫丽娇,钛媒体获授权转载。 iG夺冠以后,王思聪掀起了一波声势浩大的“冠军月”造势,在微博发起抽奖活动。

转折发生在2011年8月,王思聪发微博宣布将打破原有的格局和传统的运营模式,整合电竞产业。那一年,他收购濒临解散的CCM战队,从一线俱乐部LGD挖来4名队员,组成iG俱乐部。用系统化的管理、透明的制度建立更为专业的俱乐部体系。

同时,国内电竞圈在规范上有了一定进步。2012年,两家头部俱乐部iG和WE联合其他战队,一同成立了ACE联盟(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联盟)。在王思聪的推动下,2015年10月,中国移动电竞联盟成立,推动电竞圈朝着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一度,电竞是“富二代们”追逐的资本游戏,成了业内人士的共识。除了王思聪,上市公司雏鹰农牧大股东侯建芳的儿子侯阁亭也是电竞圈著名的幕后推手。侯阁亭从2012年开始投资电竞战队,,并在之后收购了国内头部战队OMG。

直到2016年,产业资本开始关注电竞俱乐部。这一年“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的增补专业,全国不少院校相继开设该课程。加上直播大火,加大了直播上游内容采购方对于电竞内容的需求。

同时,《王者荣耀》的成功也让外界看见了移动电竞的潜力。中国电竞产业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电竞收入171亿元,增幅达187%,成为最具潜力的游戏细分领域。QG俱乐部执行董事王洋认为,移动电竞起势降低了电竞行业的门槛。

竞远资本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布局电竞赛道,据顾宇灏回忆,2016年那波电竞浪潮,不仅VC们关注,连PE也纷纷驻足。但由于电竞所呈现的爆发力远不及今天,资本都在研究,真正入局的人却很少。

竞远先后投资了以电竞赛事内容为核心的香蕉游戏,以及电竞数据服务商浮冬数据。顾宇灏解释,之所以前两年没投电竞俱乐部,是因为当时的职业联盟商业化、俱乐部运营模式并不足以支撑风投们遵循的投资逻辑。

"电竞俱乐部的经营到底走向何方,在2016年是不明确的。那时候,电竞俱乐部背后的资金更多还是以个人企业家为主。而到了2017年下半年,随着联盟的商业化突破以及更多商业品牌集团的进入,俱乐部的商业价值开始快速显现。”顾宇灏表示。

体育经济or偶像产业?

2017年开始,俱乐部在商业化运营上开始发生一些变化。

2017年5月,老牌俱乐部LGD宣布,于3月完成3000万元的A轮融资,由五岳资本领投。

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俱乐部,旗下拥有Dota2、王者荣耀、守望先锋、英雄联盟等多个游戏分部。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电竞俱乐部之一,LGD见证了中国电竞从蛮荒到规范的发展过程。在一部分投资人眼中,LGD也是比较早摸索出自己商业模式的电竞俱乐部之一。

A轮完成后,LGD表示此轮融资将用于青训资源的投入及商业地产布局,在LPL正式实行联盟生态化、主客场制的前提下打造电竞小镇。

2016年7月,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在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电竞小镇就是其中之一。

从2017年开始,江苏太仓、重庆忠县、河南孟州、安徽芜湖、辽宁葫芦岛、浙江杭州等地相继宣布开发电竞小镇计划,在当地文化基础上融合电竞元素,引进国内外赛事,以此吸引众多电竞俱乐部的驻扎和电竞赛事的聚集。2017年,LGD将主场落在杭州电竞数娱小镇,这是头部俱乐部对于营收多元化探索的先例。

理论上,传统俱乐部的收入来源可以有:冠名、赞助、合作定制、周边产品、代言、直播收入、赛事奖金。其中,品牌冠名及赞助、直播、版权属于B端收入,也是其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C端收入与其他行业的IP变现类似,包括周边衍生品开发,但这块市场目前并不成熟。

孙政认为,目前电竞行业B2B的盈利模式还不完全成熟,B2C相比传统体育娱乐产业更是发展缓慢。投资人提到,未来也有可能跑出一些新的商业空间,比如联盟席位转让、主客场形成的商业价值及选手的经纪收益等。

一个成熟的顶级体育俱乐部的盈利模式,一般有一个三分之一原则。也就是说,三分之一收入来自于联盟,三分之一来自于他自己的B2B销售,另外三分之一来自于商业赞助和活动。

在辰海资本投资经理刘仲连看来,电竞俱乐部的终极状态将参考国际职业联赛的模型,变现模式主要以门票、IP转播、广告、衍生品、球员竞技等为主。而对于电竞俱乐部最终更偏向于传统体育俱乐部还是娱乐经纪的模型,则不必纠结。“经纪公司有可能成为传统体育产业中的一环,中国市场有着独特的发展属性,电竞未来肯定是无法严丝合缝地套进这些范式里的,另辟蹊径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在LPL上为iG加油的粉丝

在LPL上为iG加油的粉丝

例如QG从一开始就把俱乐部定义为,一家类似偶像产业的电竞经纪公司,在营收上更偏重C端。B端与C端中间需要用IP连接,QG将选手进行IP孵化,除了旗下人气选手与腾讯综艺有合作外,他们将围绕电竞,在音乐和综艺等领域增加更多自制内容。

“我们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到世界级的电竞俱乐部行列,相较其他体育项目,电竞的跨国界性更强。”孙政讲述了TOP俱乐部的长期规划。他表示,一旦涉及线下、零售,一定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教育的不单单是玩家,还有所有的消费者。

另一种逻辑:抓住Z世代的商业支点

孙政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像滔博运动这样的传统零售品牌,之所以投资电竞俱乐部,押注的是电竞对年轻人的影响力,看中的是主流人群的消费能力。当电竞影响两代人以上,它的商业黄金期才会真正开始。

传统商业综合体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难以吸引年轻用户。电竞发展背后辐射的是年轻人对于文化内容的需要,线下承载的上升空间巨大,而电竞恰恰是一个重要支点。

更加关注娱乐精神消费的Z世代(指在19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在慢慢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但他们的精神需求与社会产能存在不匹配。所有与年轻人兴趣相关的产业,都会不约而同思考未来将如何影响这批人,甚至是他们的下一代。顾宇灏认为,这一块未来会有非常大的空间。

孙政有着相同看法,一个好的品牌要能影响两代人,因此电竞俱乐部,至少要有10-20年的发展规划。父母为孩子的消费,才是现在布局电竞产业的人所看重的。15-25岁的用户最有价值,但不一定最有购买力。

刘仲连认为,获得Z世代年轻人的流量逻辑已和获取移动互联流量红利的逻辑不同,Z世代的年轻人非常关注体验,他们愿意为有满足感的东西支付高溢价。

“电竞行业处于流量红利期,现在还只是停留在内容层面,可以预见,未来3-5年,电竞内容领域里会跑出来一批新消费品牌,比如Monster,就是从极限运动爱好者群体里跑出来的品牌。”

未来路在何方?

即便前景美好,但整个电竞行业仍然无法忽略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摆在面前的,有三座大山。

一个是顶级联赛的席位。由于联赛实行固定席位制,席位有限,未来顶级联赛的席位可能没办法通过晋升通道进入,更多是通过俱乐部的权益转让促成。

(编辑:海西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